第四七七章 提了个醒(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正午,城头。

        春日的阳光,暖,而不灼人。

        用来晒日光浴是再好也没有了。

        扶苏眯着眼睛,看着远处正向城中归来的,五名严格以《军事手册》上规定的五人斥候小队队形行进着的队伍。

        虽然约束了昭军没有继续向东方进军,然而该撒出的斥候,还是要撒出去的。

        作为将领,虽然是临时工,却也不能做个眼瞎耳聋之人。

        最后再舒展腰肢,在躺椅上打了一个巨大的哈欠,扶苏吧嗒着眼睛坐起了身来。

        “走,去听听发生了什么。”

        比斥候的情报到得更早的,是另外两路的军报。

        不同于扶苏在中路这里的旗开得胜,剩下两路军此时还在进军当中。

        南边的白起军刚刚从安邑北上,如今在上党南麓的中牟县扎下了营地,随时准备北上攻入上党防线。

        北边的蒙恬军就离得更远了。

        要从雁门、代郡一线绕个大圈的他们如今才刚过上郡,离着雁门还有着好些距离。

        离开了昭国直道覆盖的范围,草原上的道路比中原其实更难行进。

        别看都是草地,实际上真的踩上去就会发现看似平坦的草地其实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坑洼地,不小心就会扭伤了人脚和马腿。

        没有坚固的地基,所谓的道路顶多也只能等同于中原的菜地,人马通行还不成太大问题,辎重车辆要想过去,就要费了老鼻子劲了。

        幸好蒙恬对北方的局势环境早已了如指掌,此次行军并未携带大型辎重,而且向国尉府请求调拨了万余头驴。

        驴,是一种被严重低估了的家畜。

        这种在战国晚期才从西域(当今西藏、青海一代)传入中原的奇特家畜,早些时候曾被人用来代替马匹。

        但是人们发现驴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且身高太矮,用来组建骑兵简直是痴人说梦。

        然而驴是一种承重能力与耐力都远胜于马匹的家畜,而且更重要的是,驴是杂食动物,比金贵的马匹要好养活太多了。

        而且相比于昂贵的马和牛,用驴来代替做农活的牲畜,虽然效率较低,但对于养不起大型家畜的农家而言,驴是更为廉价的替代品。

        蒙恬也在无意间创造了一项历史。

        这一次伐赵,应该是驴这种生物,被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到了战争中。

        这种开创性的思想也曾给扶苏一些有趣的设想。

        比如,若是日后北征草原,用驴来作为后勤补给的重要传输,是否能够减少后勤的压力。

        如若真能成功,日后匈奴会不会被称作是“被驴征服的民族”。

        太羞耻了。

        简单地看过军报之后,方才看到还是在地平线远处的斥候小队终于也到了。

        望山跑死马,望城也是一样。

        看着清晰可见,等到跑到跟前,已经过了将近半个时辰。

        接了扶苏直接去见他的命令,斥候队长只带了副队,让其他成员先去休息,由他们两人向扶苏汇报。

        “见过太子!”

        “见过太子!”

        放下军报,扶苏笑着让两人免礼,然后温声勉励了他们一番,这才问起了正事,“赵军有何动向?有没有看到李牧的大旗?”

        这也是扶苏在攻占了晋阳城之后没有着急东进的原因。

        他要给等待突袭上党的白起拉开战略空间。

        这实际也是始皇帝向赵王成下的一步棋。

        王翦与白起同时进逼,你选一个吧。

        李牧分身乏术,若是他选择让李牧围堵王翦,那么白起就可以直接从上党兵临邯郸;若是选择在上党针对白起,那么王翦同样可以从晋阳东进,直逼邯郸。

        扶苏也很好奇,面对这样的阳谋,赵王成会怎么选择。

        要知道,不久前他甚至还想要彻底替换掉李牧的。

        如今却要仰赖李牧救国,而且还不一定能救下来。

        真是讽刺得很。

        “回太子的话,赵军的确如您之前所料,集结了较大规模的军队,作势要向晋阳反扑。”

        听了斥候的话,扶苏不由稍有得意。

        果然,自己也开始有了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名将风姿了。

        然后斥候的后半句话却飞快打了脸,“不过没有发现李牧的战旗,只发现了‘后将军司马尚’的旗帜。”

        司马尚?

        扶苏点着下巴,回忆着自己对司马尚的少许记忆。

        《史记》上对他的记载不多,只提了一句他曾与李牧一起抵御王翦的大军,后来也与李牧一起为郭开的谗言所害。

        不过司马尚没有与李牧一样选择拒不领命,而是接受了被撤换的任命。

        后来李牧为郭开使人逮捕而斩,司马尚之后下落不明。或许这也是他名气不如李牧的原因之一。

        没有死节而是选择了全性命与家人,这在写史的笔家眼里算是很大的污点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是一员能与李牧齐名的将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