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关外来客(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旭日初升,沈阳清宁宫的砖瓦也被熹微的晨光所笼罩,澄黄的琉璃瓦反射着阳光,让这片不大的宫殿也显得富丽堂皇起来。

        黄台吉伸了个懒腰,吹灭了眼前的蜡烛。尽管刚刚才彻夜批阅了各种奏疏,但他的眼睛中却没有丝毫疲惫。黄台吉很喜欢通宵处理政务,他不想让自己珍贵的壮年时光在睡眠中被浪费。长年的马上生活给了他健壮的体魄,他得好好使用这幅强壮的身躯才行。

        “嘎,嘎。”

        殿外忽然传来了几声乌鸦的鸣叫。黄台吉透过窗子向外看去,却是门外立着的索伦杆上的乌鸦们振翅飞走了。黄台吉的视线朝下移动,看到了索伦杆下那个惊飞神鸦的元凶。

        那是个国字脸的男人,尽管穿着一身轻便的文官袍,但却有着不逊武将的魁梧身材。那人低着头,正朝着寝殿缓缓走来。尽管身材高大,可他的步伐却十分谨慎,每一步的间距都不长不短,举手投足间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黄台吉皱了皱眉,尽管这人眼下算是他的心腹,但他仍然对这个归降而来的异族不放心。

        到底是个尼堪,惊动了神鸦还面不改色,寻常满洲人怎会如此。

        黄台吉心里这么想着,脸上却堆起了一副和善的笑容。他从火炕上翻身下地,向门外走去。临到门口时,他不着痕迹地把本已穿好的鞋脱下了一只。

        “范先生起得早啊,为了迎你鞋都没来得及好好穿,还范先生见谅啊哈哈。”黄台吉踢踏着那只刚刚脱下来的鞋,摆出一副慌张的样子走出了门。他的汉语虽然有些生疏,但在满洲人中已经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了。

        黄台吉其实也不想这么虚伪,但理智告诉他必须要这么做。他现在所面对的,是这个塞外国家中地位最高的汉臣,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

        “扰了陛下的休憩,臣惶恐!。”范文程迅速跪倒下去,磕起了头。晨曦的阳光下,他剃得精光的头皮微微地泛着光。一缕头发被编成了条难看的细辫,无力地垂了下来。

        “哪儿的话,是朕赐你随意参内的权力的。先生快起来。”黄台吉提上了鞋,伸手将范文程掺了起来。

        “谢陛下。”范文程从地上站起,又对黄台吉做了个深揖。

        “先生清晨来访,必然是有要事了?”黄台吉说着,朝殿内做了个请的手势。

        “惭愧,只是来向陛下禀报武英郡王回军之事。”范文程又低下了头,一边说着一边向前踱步。

        “那也无妨,我们进去说吧。”黄台吉走在范文程身前,向殿内走去。

        片刻间两人就在殿内相次落座,侍女端来了冒着热气的茶。黄台吉抢先接过,用杯盖撇去茶水中的浮沫后才将茶杯递给了范文程。

        “身为汉人却得陛下如此抬爱,真让微臣惭愧得紧啊。”范文程慌张地接过茶杯,又奉承了一句。

        “范先生是我国栋梁,莫要再说这等谦虚之词。”黄台吉呵呵一笑,“方才先生说要向朕说说阿济格回军之事,不知是什么?”

        “哦。”范文程闻言放下茶杯,端正了脸色,“是这样的,武英郡王来信说他回军路上一切顺利,各路明军只敢尾随其后,无人敢与郡王一战。只是……”

        “只是?”

        “只是武英郡王在回军路上砍伐树木,在木头上写上了各官免送的字样以羞辱明军。我担心武英郡王如此锋芒毕露,只怕日后会为自己染上祸事。”范文程说。

        “嗯……”黄台吉端着茶杯,沉吟了一声,“先生说的不错,阿济格此举毫无意义,只不过徒增明人对我大清的敌意而已。我这弟弟行事鲁莽,我也多次和他说要多动动脑子,现在看来,怕是白说了。”

        “武英郡王战功赫赫,乃我大清柱石,臣绝无诋毁郡王之意。”听到黄台吉贬斥阿济格,范文程不由得紧张起来。

        “我的弟弟我最清楚了,先生放心,这次回来,我一定会好好管教阿济格的。”黄台吉抿了口茶,面上毫无表情。

        “那……那劳烦陛下了。”范文程嘴上说着,心里却暗骂自己多此一举。今天献的这场殷勤,怕是要让自己和阿济格结下不可调和的梁子。

        “先生可还有别事?”黄台吉又问道。

        “还有一事,微臣风闻山东宁海州有民变发生。”

        “民变?规模大么?”黄台吉来了兴趣。

        “目前还只是风闻,不能确定实际情况。但若是传闻为真,乱民人数应在万人以上。”

        “万人规模么?”黄台吉捋了捋自己的胡子,“万人上不上多,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平定。山东是个要地,胶东一带又是登辽海道的。此次变乱是天助我国,绝不能让明人那么轻易的解决了,要派兵支援。”

        “陛下说得极是。但臣担心此事是明人放出来引诱我军的假消息。宁海州位于渤海彼岸,我军后无援军,若是上陆后遭遇明军伏击,恐于我军不利。”范文程回答道。

        黄台吉闻言一阵沉默,片刻后终于点了点头。

        “先生说的不错,是朕急躁了。以先生之见,应当如何?”黄台吉恳切地问。

        “以臣之愚见,应让大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