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尔虞我诈(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数万百姓纷纷下跪,朝着天空中飞翔的风筝作揖叩拜,俨然把它当成了一种神迹。

        “竖子,安敢如此欺我?”段珪的脸上乌云密布,出一点钱倒是小事,这首诗恰如诛心之箭,一旦流传开来,他便生生世世钉在耻辱柱上。

        如此大仇,不诛其九族不足以平心中愤。

        段珪二话不说,直接钻进马车,丢出一枚金饼,呵斥赶车的随从离开。安邑城有四门,他没必要继续在这里遭受羞辱,现在想起房季玉的建议,后悔却是有些太迟了!

        “这一枚金饼,就当是买命钱吧!当年巫蛊之祸只杀你长子一家,今天咱家不灭你满门誓不为人!”

        金饼即一种黄金铸成的钱币,汉代在市场上流通的就有圆饼形状的麟趾金和椭圆形状的马蹄金,每一枚都价值不菲。

        段珪丢出来的这一枚就是麟趾金,重约5两,价值正好10吊,10000枚五铢钱。

        黄金铸币都是重宝,市面上极其稀少,卫宁穿越3年,见都没见过。

        当然这也和卫觊大有关系,让他这个堂哥学会挣大钱,还是等下辈子吧!

        卫宁掂了掂这枚“麟趾金”,不到巴掌大小,入手却十分沉重。正面为圆形,背面中空,印着形如圆足兽蹄的花纹,这大概就是麟趾的本意吧!

        “这在宫里当差的,还真是有钱啊!”

        “宦官能没钱么?当年我这个秩俸二千石的郡守之位,还是皇甫将军替我交了2000万钱才保下来的呢!”

        “按军功封赏的官职也要交钱?”

        “这是自然,不论是累积军功还是举孝廉,自关内侯、虎贲卫、羽林郎,只要是做官,就得花钱买!多少秩奉多少万钱,当年有几个同僚与我同期因功封赏,由于家中清贫,交不起钱,辞官又不准,走投无路上山落草。”

        卫宁人都听傻了,他知道汉灵帝喜欢卖官鬻爵,甚至有些文章还洗白他,说他卖官鬻爵主要是对付日益庞大的世家集团。

        但如果真是出于这个目的,那么卖官应该不是这种卖法,这一点钱在世族眼里九牛一毛,起不到任何打压的作用,同时还把应该提拔重用的军功“寒门”逼到朝廷的对立面。

        再说汉灵帝卖官得来的钱也并没有“用之于民”,大部分的钱财都用来享受穷奢极欲的生活,修建西园等。

        所以说汉灵帝是什么有识之君,不过是粉饰之词。

        可能他的行为上(党锢之祸)有一点和世家作对的意思,但是他的动机上只有享乐之意,而没有半点认清现状的改革进取之心。

        士孙瑞想着当然一起上阵杀敌的伙伴,此刻却在山头上做起了山贼,不由得无奈一笑,而始作俑者不正是这些奸吝的宦官吗?

        “小人的钱财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虽然这阉人来此没安好心,但是也没必要一开始就跟他撕破脸皮!”

        年轻人有冲劲、有杀气、快意恩仇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给他当年,恐怕也是这样。他没有怪罪卫宁的意思,不过是善意的引导。

        卫宁摇摇头,肯定的道:“叔父错了!”

        士孙瑞睁大了眼睛,道:“愿闻其详。”

        “小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躲在暗处,在暗中做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动作。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势必被动。既然明知是死敌,何不直接把这层窗户纸戳破?没有了这层窗户纸掩饰,段珪会气急败坏,而他的行动也更容易被我们把握!”

        “这竟然也在你的算计之中?”士孙瑞的惊讶之中甚至隐隐带着一点恐惧,幸亏这样的人不是与自己站在对立面,让这样的少年成长起来,真不知道会给大汉带来怎样的改变。

        卫宁眯着眼望着转向朝东门去的马车,哈哈一笑,“这倒不是什么算计,我这人心眼儿小,这个段珪想要给我找不自在,我当然不能让他舒服咯!再者兵法有云,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与其等这种人搞阴谋诡计,不如直接向他发起挑战!”

        “你说的也是,想把野狼喂熟,不啻是痴心妄想。与跟他虚与委蛇,还不如这样来的痛快!”士孙瑞表示赞同,但很快话锋一转,“话虽如此,但是也不可高兴的太早,朝廷里的党人倒也是这么做的,遭流放、罢黜,甚至身死殒命的仍比比皆是!”

        “宦官厉害,那是因为他们离皇帝陛下近,能够左右皇命,段珪可不具备这个条件!”

        权力的大小不在于官位高低,而在于你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能吹的动皇帝的耳边风,哪怕是个宫女,也比你一品大员牛b!

        如果段珪有大智慧,直接调转马头返回洛阳,他们还真没什么办法,想要采取措施在时间上也来不及。

        既然进了安邑城,还想活着回洛阳吗?

        “此言确当。”士孙瑞点点头。

        万人匍匐,卫宁和他继续漫步,心里都在盘算着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这个祸害。

        而那个坐在马车上的“祸害”,此时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必须在城里找出一些“证据”,回京参士孙瑞一本。

        就说他此前所谓的灭蝗之功皆子虚乌有,不过是掩人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